走进与病毒近距离“对峙”的“捕手”

张家界资讯助手 2021-08-13 10:22:39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采样现场经常有人对我们表示感谢,我还碰到过一位老人向我鞠躬致谢,那一刻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张家界全员“加速度”核酸检测正在一轮接一轮地进行中。为确保如期完成采样任务,不少一线医护人员加班加点到深夜,而张家界大众医院志愿者先锋队就是这样一支面对疫情“冲锋在前”,与病毒近距离“对峙”的“捕手”。

为应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张家界大众医院147名医护人员报名参加核酸采样志愿行动,并于8月3日成立志愿者先锋队和临时党支部。随后,147名医护人员志愿者被分成三组,深入到各个高风险区进行核酸采样工作。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深入到每到一个街道、小区,进行三至四个小时的采样,一天能完成16000份采样。

黄卓超是大众医院志愿者先锋队负责官黎坪街道采样工作小组的组长,他说:“我们负责的采样点是高风险区,每次采样时我们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尽管危险十足,但我们每个人都想着能多采一点是一点。”

核酸采样的工作除了面对潜在的危险和超强的工作量,核酸采样员还需要克服身体上和生理上的各种困难。“少喝水是必须的,因为要减少上厕所的次数,以免浪费防护服。”黄卓超告诉记者,高温下,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会让人感觉呼吸不过来。为了不让眼帘上的汗水流进眼睛里,只能使劲眨眼。时间一长,有人便发生呕吐,中暑现象已经在队里发生过好几次。

作为疫情中的逆行者,和家人长时间的分离是一件不舍又无奈的事。据介绍,志愿先锋队有很多志愿者都是夫妻共上“战场”,家里只剩老人照看小孩,王亚云就是其中的一员。王亚云是桑植县人,她老公是一名警察,也坚守在抗疫一线。在疫情发生前,她就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至今已经一个月没有见过孩子了。“我们经常连夜做核酸,等我忙完了,孩子早睡了。”忙碌的工作和混乱的作息让王亚云很少能和孩子联系,她经常安慰自己,少联系孩子或许反而还会没那么想她。

不能和家人见面的王亚云选择将所有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咽拭子采样难免会让人有异样感和呕吐感,王亚云告诉自己要有耐心,下手要轻柔,“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较好。”王亚云说,忙碌的一天反而会让她自己很有满足感和收获感,“采样现场经常有人对我们表示感谢,我还碰到过一位老人向我鞠躬致谢,那一刻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来源:掌上张家界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