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坎社区:干群齐心 协同战“疫”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东起子午西路延伸段,西至张家界西收费站(张花高速入口),约5平方公里的范围,是小河坎社区此次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区域。
20多天以来,该社区积极主动作为,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发动居民自治群防群控举措,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网格管理强基础
7月29日,我市通报本轮疫情排名前列例本土新冠肺炎病例,疫情防控形势逐渐严峻。作为永定城区西郊的重点防控区域,小河坎社区党总支、居委会迅速部署辖区疫情防控工作,成立工作专班,严阵以待抗击疫情。
根据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当晚,小河坎社区需要对辖区居民开展排名前列轮核酸检测,并进行初步信息登记核查。
辖区内有常住居民3700多人,还有200多名出租户,且都是居住的自建房屋,这给精准摸排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如何打好这开局之战?社区党总支书记吕春明告诉记者,社区共有3个网格10个居民小组,有总网格长、网格长、居民小组长,社区借助网格化管理的优势,排名前列时间招募志愿者,在当晚就组建起了28人的疫情防控工作队伍。
后来,随着市政府办公室系统包保单位以及党员、公职人员、志愿者的加入,一支120人的疫情防控工作队伍发展起来,社区疫情防控力量持续增强。
在包保单位、街道的精准指导下,小河坎社区对网格进行了临时调整,分为4个网格、10个居民小组以及卡口管理组、物资保障组等。
这为小河坎社区实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齐心协力筑防线
众人拾柴火焰高,千斤重担人人挑。外有爱心力量驰援,内抓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小河坎社区形成了齐心协力构筑坚固疫情防线的良好工作局面。
在广东打拼的漆剑、漆伟两兄弟,慷慨解囊3万元,以微信转账到财务账户的形式,助力社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
社区干部吴波不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还自掏腰包捐赠60件矿泉水,以及发动自己的姑妈捐赠500斤蔬菜;
社区排名前列网格长刘君、第二网格长刘世成、第三网格长段云波一直坚守社区防控一线,筑牢网格化管理防线,被居民们夸赞;
包保干部雷凯,来到社区的排名前列件事就是联络身边亲戚好友寻找物资保供企业,为社区居民打通了物资采购渠道,帮助解决燃眉之急。自己也充当物资配送员,把新鲜的肉菜、水果以及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转运到居民家中;
……
这些只是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小河坎社区齐心协力抗疫的一个缩影。
更令人欣慰的是,小河坎社区居民几乎人人都充当着疫情防控监督员,每当发现人员私自外出,尤其是部分居民晚饭后想要出门散步的,监督员们便在劝阻的同时,也排名前列时间留下“证据”,向社区报告。
大家的付出激活了社区居民自治“原动力”,群防群控发挥了作用。社区干部便腾出了精力集中攻坚,不断压实防控责任。
8月10日晚,巡防队员在社区澧水沿岸巡逻时,发现3位社区居民违规外出钓鱼,当即进行了劝诫教育,收缴了渔具,让他们写下检讨书、在卡口值守。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小河坎社区12名巡查队员分6班24小时巡查,累计劝诫劝返违规外出、逗留等20多人次,通过劝诫教育、通报批评等方式形成震慑。
此外,还有卡口管理工作人员对主干道上的人、车进行详细登记排查,织牢织密了社区的疫情防控网络。
便民服务暖人心
“屋里小儿生病了,需要看医生,麻烦您帮忙问一下。”“好的,我们马上联系。”
“我们买的菜么子时候可以送到屋?”“保供企业已经在配送了,今天就可以送到屋,莫急啊。”
过去的20多天里,坚守小河坎社区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们,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对话。
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有70多位,因亲人隔离、在外打工而独居在家的老人有20多位。为了确保不漏一户一人地做好居家隔离服务,社区在8月13日下午下发了约1000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联络卡,社区干部、网格长、居民小组长、物资保供等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居民只需要一个电话,便能及时得到回应和帮助。
“联络卡下发后,居民的问题解决起来效率高多了。”吕春明坦言,最初自己一天能接到多达上千个电话,一度忙到晚上12点还有居民咨询问题,一张小小的卡片,明确了工作责任人,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
一个电话,使命必达。他们帮助群众购药、买菜、运送生活物资,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检测……在这场战役中,所有坚守一线的工作者都成了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他们的一言一行,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群众也都看在眼里,感谢的话语接连不断,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区所做的工作更加理解。大家决胜疫情防控战役的心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来源:掌上张家界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